每年的暑假,正當各位學生及家長準備升讀海外大學事宜,會有好多人查問究竟應該申請幾多間大學。明白到申請大學是人生重要里程碑,都不希望最後中學畢業後一個 offer 都沒有到手,所以不少家長都會希望申請越多大學越好。可是,申請大學過程不可以用這個心態下定論,不是申請越多大學一定總有一間收。每一分大學申請都要經過盤算,盲目申請只會無補於事。今次 Scholars Insider 就會與大家探討究竟應該需要申請幾多間外國大學才是精明選擇!
Scholars Insider 創辦團隊經歷過海外升學及為人父母階段,深刻體會到優質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希望為各位提供專業指引務求讓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Scholars Insider 團隊走過不同升學路線,無論你想了解關於香港國際學校、英美加寄宿中學或大學,我們都非常樂意提供協助。
美國寄宿學校及大學延伸閱讀
【美國大學排名】U.S. News University Ranking
【美國寄宿學校排名】US Boarding School Ranking
【美國學費一覽】一文睇清美國中學、寄宿學校、大學學費
【美國升學】升學顧問分析美國學制,教你把握黃金升學機會
【美加寄宿】拆解如何申請寄宿學校!
【Advanced Placement】申請美國大學應選擇什麼 AP科目?
【美國大學申請攻略】Early Decision/Early Action/Regular Decision 申請分別
【Common Application 攻略】一文睇清如何用 Common Application 申請美國大學!
【美加寄宿學校】一文睇清面試、筆試4大攻略提升成功申請入校機會!
【美國寄宿】學校宿舍VS寄宿家庭 一文了解兩者費用、宿舍生活4大好處
【美國留學簽證】一文了解F1 Visa及I-20,教你申請美國學生簽證流程及費用
【SAT/ACT攻略】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考試並提升分數?
【什麼是GPA?】了解海外升學 Unweighted GPA 及 Weighted GPA 的分別!
【IELTS VS TOEFL】邊種英文考試認受性較高
我可以一次過申請幾多間外國大學?
每年有過百萬個海外留學生競爭入讀知名大學,導致不少學生及家長覺得應該申請更多學習才會有機會增加入讀名牌大學機會。不過在申請大學方面,多不一定好,而且沒有一個特定數字。一般來講,海外學生平均會申請約 10 間大學。如果學生是透過 Common Application 申請美國大學的話,每年學生只能夠一次過申請 20 間大學。如果學生透過 Coalition Application 申請的話,則可以隨便申請,不過 Coalition Application 只有 150 間大學採用。另一邊廂,如果學生會透過 UCAS 申請英國大學的話便只能夠申請最多 5 間英國大學。
與此同時,有些美國大學不會採用 Common Application 或 Coalition Application 兩個大學申請平台,它們會有自己一套申請流程。例如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就會用自己的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dmissions 平台。
申請越多外國大學一定會越好嗎?
如果學生有策略及準備地申請上十間大學,理論上應該會有至少一間大學取錄。不過如果學生盲目地申請,用一份 personal statement 遞交給 20 間不同大學,這種做法就一定不會提升入讀機會。一份大學申請除了需要花費金錢之外,更需要花費時間準備。每間大學不但需要學生遞交基本資料之外,更會要求學生撰寫一份 supplement essay 給學校。每間大學的 supplement essay 都不一樣,所以學生需要花費時間重頭寫。如果學生一次過申請太多大學的話,必定會影響申請表及文章的質素。
不過,對於有意申請類似 Ivy League 這種大學的學生,故不能申請過少大學。始終這些大學競爭比較激烈,學生應該要多申請幾間保底大學以防萬一。
申請美國大學需要衡量什麼?
一般來講,申請美國大學需要留意幾個重點,包括申請費、時間、課程、地理位置、學校配套。雖然每間大學申請費用約 US$70,但是如果學生要申請超過 10 間的話,申請費用隨時貼近 US$1000。
正如上述,申請大學需要花費不少時間,每間大學亦會有自己的申請要求及 supplemental essay。如果學生隨意填寫只會浪費金錢。要申請就應該用心全力去寫,不過要有心理準備寫 essay 會需要花費以月計的時間。因此筆者建議各位提早準備避免臨急抱佛腳。
值得留意的是,除了時間及金錢需要衡量之外,每間大學都有自己獨特之處而且不是每間大學都會提供同樣的學科。學生應該事前了解清楚大學的背景及特質。另外,在細心了解學校的時候,學生不妨了解學校的環境設施、配套及校園生活是否真正適合自己,做好這種準備功夫才會有機會提升入讀大學機會。
我應該申請幾多間大學?
剛才有提到,一般的學生都會申請約 10 間美國大學。當中所申請的大學一般會被分為 Safety, Target 及 Reach 三個類別。顧名思義,safety schools 代表保底大學。申請這些大學的學生可以說會有好大機會被取錄,而申請這種學校目的就是確保會有大學取錄而不會到中學畢業後一個 offer 都沒有到手。選擇 safety schools 的時候,學生應該確保自己的成績及學歷遠超學校一般會取錄的學生。Safety school 理論上不需要申請太多, 2 – 3 間便足夠因為理論上你已經知道你會有好大機會被取錄。當然,學生應該選擇自己願意入讀的 safety school,不要因為間大學容易入讀就申請。
Target School 就是所謂的目標學校。一般來講,target school 的收生標準應該正正就是與你的成績學歷相約。雖然入讀 target school 機會較 safety school 低,但是一般都會有約 50% 的獲取錄機會。申請美國大學沒有 100% ,但是申請約 3 – 4 間的 target school 應該會起碼有一間會出 offer letter。
Reach School 或者 Dream School 就是你夢寐以求的大學。夢寐以求的大學可以是 Ivy League。不過正常情況下,你的 reach school 取錄的學生平均學歷成績會較你高。申請 reach school 會有難度,但不應是無可能。理論上 Ivy League 應該是所有人的 reach school 因為 Ivy League 大學每年只有約 5% 的收生率,就算連 GPA 達到 4.0 的學生都有機會被拒絕。話雖如此,就算你的學歷成績達到學校平均要求,某大學都有機會成為你的 reach school 因為可能你其他方面有不足。
升學顧問總結
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有很多不同的考慮因素,過程絕不簡單。話到頭來,講到底去外國讀書都是希望可以入讀一間適合自己的大學。就算能夠入讀頂尖 Ivy League,如果不能夠融入校園,學生都不會讀得出好成績。因此,學生應該在選校的時候,用心想清楚到底自己想要什麼。簡單問自己一句 “What do you like?” 就已經足夠。不要因為見到別人入讀名牌大學就盲目跟隨,適合別人不一定適合自己。
了解自己心裡的熱誠後,允許的話應該飛抵當地到訪大學親身了解校園生活。用自己的身體感受一下當地氣氛環境能夠有效斷定間大學是否適合自己。千萬不要浪費時間報讀一間自己無興趣入讀的大學,哪怕是一間世界知名排名前十的大學。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排名只是排名,排名再好都不會改變自己心裡所想。
Scholars Insider 是香港首個海外升學網上平台,提供免費海外升學咨詢服務,並協助你搜尋最適合你的海外升學顧問。Scholars Insider 的升學顧問網絡涵蓋英國、美國及加拿大,超過 20 年經驗,協助你踏上升學之路!歡迎聯繫 Scholars Insider 了解更多,我們非常樂意陪伴各家庭及子女一同邁向美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