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詠悠】前首席女網球手陳詠悠的海外升學故事!

「做人如果無夢想,同條鹹魚有咩分別呀?」星爺的一句經典對白,提醒同學們把握機會,為夢想奮鬥。而在香港的教育大環境中,運動被定位作一門課餘興趣、一項在成績表上的加分位,猶如只是學科成績的陪襯。早前就有報導講述藝人徐榮,眼見學童因讀書而放棄運動大感可惜。今日 Scholars Insider 正正就希望打破「傳統謬誤」,特別請來香港網球壇一姐──陳詠悠(Venise)分享她的海外升學發展故事,為大家送上 3 個專屬運動健兒的 3 個教育思維、升學重點,大家千萬不要錯過!

前首席女網球手的發跡史:全賴父母引導發掘

Venise 貴為球壇大師級,當年就透過父母的耐心引導及發掘培養,讓她學懂平衡課本與球拍的重心,不但成功考入美國的華盛頓大學攻讀學士、後來更到英國劍橋深研碩士學位,更透過海外留學經歷增加不少球場經驗及功架,晉身成為國際球壇尖子!

講到 Venise 球場上的顯赫史,她不但勇奪了 6 座 ITF (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 國際網球總會)單打冠軍寶座,更在 2010 年 NCAA(The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國家大學體育協會)排行榜中獲得單打第 9 位及雙打第 6 位。在世界排名中,Venise 亦成功躋身在內, 2012 年的單打世界排名排行 340 名,香港球壇一姐地位可為實至名歸。 

Venise 憶述從小的球場訓練及學習經歷,她坦言父母的支持引導尤其重要,給予了她發掘潛能的機會及空間。「細細個就伴隨父親、姐姐一同到球場,當時就已經好雀躍執波、跑來跑去。」父親有感女兒對網球充滿好奇,甚至懵懵懂懂已經懂得接球功架。自此,父親不時就會帶 Venise 一同到球場打波,在家中日常也會讓她拿著球拍似懂非懂的揮動練習,慢慢潛移默化地開展了 Venise 與網球的情義。

從 Venise 的故事分享,可以聽出當時她的父母與現時家長們對子女的教育規劃重點有些許分別。例如,Venise 的父母在球場上與女兒一步一腳印發掘興趣,甚至是不反對職業運動員的可能性,與普遍父母訓練子女「精通武藝」的出發點不同,後者較多是為了 Portfolio 靚靚仔仔;而 Venise 則是慢慢由認識網球、到愛上網球、再從網球訓練出悟出專屬自己的學習態度,勇往直前開創夢想、發奮學業。 

海外升學的契機?

上述也提到,普遍家長即使是鼓勵子女學習才藝,終究還是較為著重學科成績。而 Venise 則認為:「運動才藝與荒廢學業兩者沒有關聯,我覺得家長及同學們應該要學懂平衡學業及運動興趣的發展規劃,而不是『兩個只能活一個』。」

Venise 自小學開始就讀名校瑪利曼,一路以來除了在球場上鍛鍊外,更堅持自律、自覺規劃好讀書及練波的時間,且強調球場上的經驗有助她應用在課本學習上。「打波鍛鍊到我的專注力,雖然我在課本上的學習時間比一般同學少,但正正就因為我的專注力同時間平衡分配善用,讓我能夠共同兼顧。例如當時會趁小息午膳時間做功課、溫書,然後放學馬上到球場訓練、晚上操體能等。」同時間,Venise 亦相當感激父母的信任及支持,不會因為只著重學科成績而忽視自己對網球的熱愛,甚或乎會幫自己規劃更好的升學未來!「後來到中四,一個月最高峰要出國比賽 3 、4 次,所以屋企安排我轉讀美國當地大學所提供的網上學校遙距課程,並同步準備應考 SAT 銜接美國大學。當時一日網球訓練至少 6 小時,隨後時間就是分配用於體能練習、線上上課及功課時間。」Venise 強調,當時有見外國的體育方面的教育制度較為完善,甚至有學府特別看重體育天賦,故中學階段已經為更好的發展將來而積極籌備海外升學。Venise 最後也成功以優異的學科及網球成績,得以全額獎學金身分入讀華盛頓大學!

球壇大師級──前首席女網球手陳詠悠的升學故事! Scholars Insider 智庫會所

港隊才可考入名校學府?

眼見 Venise 過去顯赫的球場佳績,後來更成功獲得美國學府錄取,相信唔少家長多少都會有所疑問,認為「若果子女的運動發展都未去到港隊的成績,又怎會獲得海外升學或名校錄取的機會呢?」然而,此方面顧問亦立刻追問 Venise 過來人的經驗看法!Venise 強調,雖則擁有代表隊的履歷的確提高機會錄取,甚至已成知名學府的招攬目標,但此亦並非是運動代表隊成員的專利。特別對於中小學生而言,如果能夠累積到擁有豐富的比賽成績,做好專屬自己的「技能作品集」以顯示天份潛力及球場經驗,同樣也能考入各名校學府繼續升學、鑽研球技。

海外升學與香港發展有何不同?

問到 Venise 在海外升學最大的感受,她坦言不論是美國或英國讀書,都有感教學文化與香港大不同。例如英國讀書時期會設有老師同學的一對一交流時間,能夠深入探討學生在學習上的興趣、疑問、以及研究方向進度等;而美國所奉行的個人主義文化也讓同學們較為獨立,懂得自己主動尋求解決方法,分享自己研究的成果。其次,她亦有見外國教學覆蓋較全面,本港圈子始終都是較一面倒著重在學科成績,體育反是其次。「香港大環境下,讀書依然是佔有學生生涯的 90% 主軸,變相本地圈子也未見如外國般的奮鬥同伴及對手。相反,美國非常著重運動員,當時學校更會特別為運動校隊同學們安排補課,鼓勵平衡學科成績。」 Venise 認為,海外升學期間,不論是學術或球季上都開闊了不少眼界及水平,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競爭力。

「全方位思維好重要,在外國讀書及訓練期間就鍛鍊到全面的 Mindset,令到自己更沉住氣去學習,例如是在球場的格局心態,學識了如何分析大局,因應對手風格、天氣、風速、場地等因素去一分一分爭取。」在多年地期間,Venise 也見識到國內外的球壇精英,從切磋交流中鍛鍊出眼界及視野。退役後的 Venise,後來也於倫敦發展新事業,投身金融行業。於此,相信她從小鍛鍊出的刻苦耐勞、策略分析、大局規劃的魅力經驗,也能繼續讓她在金融市場上繼續開創。

而整體在外國生活的心得,Venise 就特別提到文化體驗的特色。「好似上面提到,美國同英國都有著唔同的文化,變相大家的處事方式、待人接物的著眼位都會有所分別,這些交流經驗也讓我學識了多面向的思考模式,體驗到生活的無限可能。」 此外,正正也因為 Venise 在多個國家遊走及成長,她坦言這些經歷也讓她更了解到「根在何處」,更加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如果大家有機會也應該闖一闖,出去見識完就會發現世界好大,吸收的經驗或者也能讓你知道到底想要什麼、更了解自己的去向!」Venise 道出鼓勵,讓心郁郁想海外升學的同學們落下強心針。

最後結語:在港打好基礎,一步一步規劃!

最後,相信唔少家長對於家中的運動健兒子女們,在發掘運動及訓練初期都未必懂得如何規劃。此處 Scholars Insider 團隊也特意追問 Venise 作為過來人的建議。「不論是家長或是同學們本身,建議大家可以多了解自己興趣及個性,繼而逐步規劃未來的發展目標及方向。」Venise 表示,畢竟運動是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累積,大家可以先在香港大好基礎,了解自己在運動項目的興趣,慢慢培養及學習面對各式各樣訓練及比賽的挑戰,摸索屬於自己在球場上的應戰心態及風格。此外,家長們也不要認為只有打入代表隊成績才有資格考入世界排名的學府,正正就是因為外國的教育制度對運動健兒的培育重視相對較香港高,所以家長們反而可以從子女的運動天份入手,鼓勵子女給予支持發掘興趣、累積比賽經驗作品集,透過海外升學獲得更好升學發展路向!

從 Venise 的升學故事中,Scholars Insider 團隊也想藉機會,建議家長們可給予子女空間,一起發掘及了解個人興趣。運動可以是一個興趣,也可以是一門專攻才能,當中更與學業沒有抵觸,當中反而或多或少是視乎家長從旁給予的支持、鼓勵、及引導,就如 Venise 的父母一路陪伴女兒學懂善用時間學習及追夢一樣。


如果大家特別在海外升學及運動發展規劃上有任何疑問,歡迎預約 Scholars Insider 的免費諮詢服務!我們的顧問團隊過去也接觸過不少家庭,針對同學們的學科強項去考入世界排名學府,且擁有當地選校直接的溝通支援,絕對能協助子女找到最合適的升學環境,繼續發展所長,展翅高飛。立即登記,讓我們的團隊為你探路。

Scholars Insider 是香港首個海外升學網上平台,提供免費海外升學咨詢服務,為你搜尋最適合你的海外升學顧問。Scholars Insider 顧問網絡以英國、美國及加拿大為據點,提供最直接即時到位的海外升學及生活諮詢服務,助您由 0 到 1 規劃未來,帶您避開冤枉路,踏上更好路途!如果各位有什麼問題歡迎隨時WhatsApp聯絡我們!

文章圖片來源:Joyce Lau

聯絡我們免費咨詢

Scholars Insider 由海外回流畢業生創辦,主力分享英國、美國、加拿大及香港升學心得。我們曾就讀香港傳統名校、香港國際學校、英美加寄宿學校、英美加港大學,經驗相當豐富,致力為父母解答幼稚園至大學升學及教育問題。

Related News